宋元历史考研简答与论述



庆历和议:即公元1044年的“宋夏和议”,西夏元昊向北宋称臣,但北宋每年给西夏岁币绢15万匹、7万两银和3万斤茶叶,北宋付出岁币成为“君”,保一方“国泰民安”。

(3)文化交流:

西夏吸纳汉文化的途径主要有三:一是求取经书典册。通过官方求赐和民间私购的方式大量获得,然后,即将其翻译成夏文传播。如《孝经》、《论语》、《孟子》等,都有夏文译本;二是模仿中原礼仪制度;三是重用或引进汉人,例如元昊的主要谋臣张元、吴昊。

西夏王朝在广泛吸收汉文化的基础上,尤其注重对礼仪文化和佛教信仰的受容和吸纳,还有对中原军事文化的引进。从宗教信仰看,佛教是西夏的国教,但其经文几乎全部取自宋朝。

总之,西夏政权模仿宋朝官制以成国体,吸收儒家礼乐以成教化,吸收中原佛学以崇信仰,运用《孙子兵法》以图军事制胜。

(4)商业贸易:

①钱:西夏使用从宋、金进口的钱和自李元昊时起,铸造的大批带有汉文和西夏文的年号钱。

②朝贡贸易和榷场贸易:宋夏贸易往来密切,西夏输出的商品有各种牲畜、毛织品、药材、青白盐等,北宋输出的商品有纺织品、瓷器、茶叶等日用品,还有违禁品的贸易和转手贸易。

2、请简述元朝开放的文化气象

元朝在民族文化上则采用相对宽松的多元化政策,即尊重中国各个民族的文化和宗教,并鼓励中国国内各个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和融合。元朝还包容和接纳欧洲文化,甚至能准须欧洲人在元朝做官,通婚等。欧洲著名历险家马可.波罗曾是元朝的重要官员。

①思想:元朝在思想上兼收并用,对各种思想几乎一视同仁,都加以承认与提倡,“三教九流,莫不崇奉”。元帝尊重儒学,册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并且推崇理学为官学。元仁宗初年恢复科举,史称延祐复科。到了元代,理学家大多舍弃程朱理学与心学两派之短而综汇所长,最后“合会朱陆”成为元代理学的重要特点。

②宗教:元朝的宗教呈现多元化,各类佛教(含汉传佛教与喇嘛教)、道教、白莲教等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东西方的商旅、教士亦来往频繁,自西方传来的伊斯兰教、基督教(含景教和天主教)与犹太教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加。

③文学:元朝文学以元曲与小说为主,对于史学研究也十分兴盛。元朝使华北诞生元曲,江南则出现文人阶层,孕育出《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长篇小说。

④元曲:元曲分为散曲与杂剧,当时社会提倡歌舞戏曲作为大众的娱乐品,这些都使宋、金以来的戏曲升华为元曲。散曲四大名家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可久与乔吉,有名的作品有《天净沙》等。杂剧五大名家有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王实甫和郑光祖,有名的作品有《窦娥冤》、《西厢记》等。

3、宋金和议(隆兴和议、嘉定和议)

①隆兴和议

隆兴和议是继绍兴和议之后南宋与金朝订立的第二个屈辱和约。宋孝宗即位后欲进攻金朝,收复中原,于起用老将张浚等发动“隆兴北伐”,却于隆兴元年(1163年)在符离被金军击溃。朝臣汤思退等群起攻击张浚北伐误国,力主和议。孝宗动摇不定,下罪己诏,罢黜张浚,任用汤思退等妥协派执政,并下令撤防,遣使与金议和。隆兴二年(1164年)十二月,在金朝大军胁迫下达成和议。

主要内容为:金宋两国皇帝以叔侄相称;改“岁贡”称“岁币”,银、绢各减五万,为二十万两匹;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州东)、海(今江苏连云港)、泗(今江苏盱眙北)四州外,再割商(今陕西商县)、秦(今甘肃天水)二州与金。

隆兴和议之后宋金两国维持了四十多年的和平。

②嘉定和议

1206年(开禧二年)五月,宋分道进兵。初时收复了一些地方,不久,金援兵大量南下,宋军大败。金人要求惩办战争祸首,主和派礼部侍郎史弥远等竟杀死韩侂胄,函其首送给金人。1208年(嘉定元年),双方重定和约,史称“嘉定和议”。

其主要内容如下:依靖康故事,世为伯侄之国;宋输金岁币由银绢二十万两、匹改为三十万两、匹,并另给金犒军钱三百万贯;金归还新侵的土地给宋,双方维持原来的疆界;宋将韩侂胄等主持伐金之人的首级献给金。

4、宋代是否积贫积弱?持正反两方面意见的学者各有何依据

(1)正方(第一种)观点:宋代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

①积贫:宋初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增设大量官僚机构,造成机构重叠,官员冗滥;扩充军队宋太祖时官兵人数38万人,到宋仁宗时增至126万人,60多年增加数倍。造成冗兵的局面。冗官、冗兵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加上支付辽和西夏的高额岁币,使北宋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宋仁宗在位时,北宋财政每年亏空达300万缗以上,逐渐形成积贫局面。

②积弱:北宋过度集中兵权,比如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设立枢密院。还实行更戍法,造成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作战指挥失灵的状况,军队战斗力大大下降。北宋虽有百万军队,却抵挡不了辽和西夏的进攻。北宋从建立到灭亡的167年中与辽、夏、金进行了216场战争除熙河之战等少数战争胜利外,其余均以失败告终。所以北宋是个积弱的朝代。

(2)反方(第二种)观点:宋代不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

①北宋是一个很富庶的朝代,历朝都无法与它相比,据史学家研究,北宋的GDP占当时世界的百分之八十。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北宋与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宋代没有国家分配土地的制度,土地买卖流转频繁,财富流动迅速频繁。宋代的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也非常繁荣。11世纪前期,非农业税所占的比重,第一次超过了农业税。法国汉学家谢和耐说,在上层精英和民众集团之间,出现了一个非常活跃的阶层,就是商人。他们不仅促进都市商业的繁荣,还使商业的触角延伸到了农村。唐天宝年间一年铸钱大约32万贯,到宋神宗时期已经多达500万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是在北宋出现的。美国学者郝若贝有一篇文章谈到宋神宗时期,中国的铁产量在7.5万吨到15万吨之间,相当于1640年英国铁产量的2.5倍到5倍,可以和18世纪初整个欧洲的铁产量14.5万吨到18万吨相媲美。所以宋代不是一个积贫的朝代。(以上有部分内容引自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邓小南教授)

②北宋不是一个积弱的朝代。五代八姓十四君,一共只维持了53年。赵匡胤黄袍加身,一般人大概觉得这只是短命的第六代而已。但是这个王朝稳定了下来。宋代(包括北宋和南宋)统治的疆域远远无法与汉唐相比。但北宋所承继的五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分裂程度最彻底的时代——北方有前后相继的五个王朝,周边先后分布着十个割据政权。北宋结束了这种上下重叠的分裂局面,它的统治所达到的纵深层面,是前朝所难以比拟的。说明军事力量还是比较强大的。

5、宋太祖是否被其弟弟(即后来的宋太宗)所杀,有何依据

我认为宋太祖是被其弟弟所杀。

一是因为当初赵匡胤会打算将皇位传给弟弟,完全是遵照太后的想法,太后担心即位的太子太小,有可能重蹈周主失位的覆辙,所以立劝他传位于自己的弟弟。而当时赵匡胤的儿子德昭已经长大,赵光义感觉自己继位的希望渺茫,所以抢先下将兄长杀死。

二是“金匮之盟”的真伪,“金匮之盟”是赵光义登基5年后才列举证人、公布出来的,所谓的金匣之盟就是以前赵匡胤和赵光义当着太后的面立下一个誓言,匡胤去世后传位于弟弟光义,可是没有人见过这个所谓的金匣之盟。这种兄终弟及的皇位继承方式与传统的父子相传相比,可谓名不正,言不顺。因此,太宗继位后首先要采取系列措施来安抚人心,巩固帝位。这有可能就是赵光义为了表示自己即位合法而杜撰出来的。

三是赵光义不等到第二年,就改换年号。新君即位,常例是次年改用新年号纪年.可是赵光义把只剩下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兴国元年。这种打破常规只有一个解释:抢先为自已正名。

四是赵匡胤死时还不到五十岁,而且身体强健,可是一夜猝死似乎让人不敢相信。在那天晚上,太祖召晋王赵光义入宫,赵光义到后所有的侍从全部退出,只留他们二人。远处的宫女们和宦官见太祖手持玉斧戳地,斧声清晰可闻。而且还听到了太祖大声喊:“好为之,好为之。”,这些迹象表明赵光义有重大的嫌疑。

6、杯酒释兵权是否存在,有何依据

存在。

首先,主要依据是北宋中期以来的一些史籍的有关记载。现存“杯酒释兵权”的最早记载,是北宋丁谓的《丁晋公谈录》和王曾的《王文正公笔录》。《谈录》记述了赵匡胤与赵普关于此事的一段对话。赵普对赵匡胤说,禁军统帅石守信、王审琦兵权太重,“皆不可令主兵”。赵匡胤听后不以为然,认为石、王这两位老将是自己多年的老朋友,决不会反对自己。赵普则进一步做工作,说石、王这两位老将缺乏统帅才能,日后肯定制伏不了部下,后果将不堪设想。赵普终于说服了宋太祖,罢了两人的兵权。《笔录》则更明确地记述道:相国赵普屡以为言,宋太祖“于是不得已,召守信等曲宴,道旧相乐”,最后让他们“自择善地,各守外藩,勿议除替”。

其次,王曾为人忠直刚正,曾因抨击真宗制造天书,裁抑太后姻亲而遭黜,素有直臣贤相之誉。书以人重,王曾的经历和为人决定了其《笔录》所叙必多实录而少增饰。“杯酒释兵权”不会是被杜撰出来的。

另外,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的军权的确是在建隆二年七月后罢免的,北宋的官方档案,如《国史》、《实录》等对此均有明确记载,无可置疑。这就是说,“释兵权”一事是完全真实的,余下的则仅仅是通过什么方式释去兵权罢了。

最后,从方式上看,“杯酒释兵权”或许如后人所言,极具戏剧性,但若考虑到太祖与“义社十兄弟”的特殊关系,把它放在宋初特殊的政治环境中考察,却又是一件极合情理的事情。

7、宋代地方行政层级及机构设置

宋朝行政区划,实行州、县二级制,同时在地方设置路,路是直辖于中央并高于府、州、军、监的一级监察区。至道三年(997年),共分十五路,后析为十八路,又析为二十三路。

①最高一级地方机构—-路

宋统治者为了避免地方势力发展,在路一级地方机构中不设最高长官,路政由四司分掌,对上隶属中央,对下统辖州县。

帅司,也叫安抚司。掌一路兵民之事,其长官及僚属,要听狱讼、颁禁令、定赏罚、稽钱谷等等:不能自决,则需上禀。
漕司,也叫转运司。掌一路财赋,在保证州县所用的基础上,将所收运往开封或国家指定地点。长官及僚属平日负有检查储积,稽考帐籍,将详情上禀,并督察地方官吏之责。
宪司,也叫提刑司。掌一路刑狱之事,如审问囚徒,详覆案牍等事,同时负有”举刺官吏”的责任。
仓司,也叫提举常平司。掌一路常平、义仓、免役、市易、坊场、河渡、水利之法及灾歉之年时赈济之事。
一路之中,四司并设,将行政、司法、财赋等分开,互不相涉,各自直接对中央负责,避免了外重内轻、割据分裂局面的出现。

②介于路、县之间的地方机构– –府、州、军、监

宋地方机构分三级,府、州、军、监是中间的一级,州是这一级的主干,府、军、监则因其设置的不同原因而得名。

府之设分两种,即京府与普通府,普通府又按地位高低分为辅、雄、望、学、上、中、下七等。各府机构设置情况基本相同,以职司所在设知府、通判、团练使、观察使等职,掌理府级政务。开封府、临安府为帝都,机构之设异于其他诸府。
开封府,掌尹正畿甸之事,以教法导民而劝课之。其下设有南司,功、仓、户、兵、法、士六曹,左右军巡院,大提举司等机构。
临安府,掌畿甸之事,籍其户口,均其赋役,颁其政令。其下设士、户、仪、兵、刑、工、免役、常平八案,上下开拆司、财赋司,大礼局,国信局,排办局,修造局,酒务等机构。

知州,掌理一州政事,统管属县。通判,佐知州处理州政。州之军务则另委团练使、防御使掌管,州内诸曹是掌理州政的具体业务机构。

军、监之设,多因实际需要设置。军设于国家军事要冲,监设于国家重要矿产地。军、监也是地方行政区域的一种,与府、州同为一级,地位稍低于州,其长官兼理民事,机构及设官情况大略与府州一样,最高长官为知军事,知监事,也有通判等各级官吏之设,只是吏额少于府州。

③基层的地方机构——县

县,是隶属于州的基层地方机构,以户口数多少有赤、畿、望、紧、上、中、中下、下之别,一县之内,知县掌民政,主簿、尉等分掌财务、治安等事。

8、宋代科举严密化的表现

①锁院制度(“以杜请托”)

即一经任命为知贡举(即考官)的官员必须立即锁宿,到放榜之日止,一直锁宿于贡院,在大约五十天左右的锁院期间,不得以任何理由离开贡院,不准见亲友或与院外臣僚交往,不得与外界有任何联系。后来,负责各类发解试的考官也需与知贡举一样锁宿。采用隔离法达到保密的目的。

②糊名、誉录

糊名制即在考试结束后,由专人将考生试卷上的姓名、籍贯用纸糊起来,再交给考官评判,直到最后统计成绩时,才能拆封公布姓名。糊名制实行后,科举考试中又发生了考生在试卷上标记等问题,誉录制随即出现,于1015年专设誉录院,后又设“对读官”,负责阅文校对工作,誉录官必须依试卷原文进行誉录,不得随意篡改文意或删减字句,校勘官认真校对无误后,标号糊名送交考官评阅。

糊名誉录制的实行有利于客观评卷,公平选拔人才,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贫富贵贱的界线。

③别头试

即回避制度。为了限制官僚子弟和士族子弟应试的特权,宋代规定食禄之家的子弟参加科举考试时必须加试复试,主考官的子弟、亲戚参加考试应该另立考场,别派考官。

9、宋代的代表性书院

①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唐后期李勃、颜翊等先后在此读书讲学,南唐时在此建有国学。宋初置书院,并得到朝廷授予的儒家经典。南宋时朱熹常到书院讲学,并写有《白鹿洞书院揭示》作为书院的学规。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后,白鹿洞书院因在理学教育中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而名扬天下。

②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山长周式,并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

③应天府书院:位于河南商丘。又称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南京国子监,应天府书院前身为睢阳书院,是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创办。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升格为南京,成为宋朝的陪都,应天书院又称为“南都学舍”。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应天书院改升为府学,称为“应天府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应天府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之一。

④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登封。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但时间最长最有名气的是作为儒教圣地。嵩阳书院初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名为嵩阳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僧待多达数百人。宋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名为嵩阳书院,此后一直是历代名人讲授经典的教育场所。据记载,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等二十四人。

⑤石鼓书院:位于湖南衡阳。建于唐代衡州石鼓山,宋太宗赵匡胤赐名“石鼓书院”。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衡州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为衡州学者讲学之所。宋景祜二年(公元1035年),朝廷赐额“石鼓书院”。

⑥茅山书院:位于江苏句容。又名金山书院,由处士侯遗创建于北宋天圣二年(1024),并在此教授生徒十余年。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迁至金坛县顾龙山之麓。

10、中国经济重心南移

(1)我经济重心南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①东晋南朝:趋向平衡。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②隋唐五代:开始南移。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发达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③两宋时期:最终完成。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大力兴办漕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2)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

①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

②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

③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3)从北宋到南宋,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并完成的主要原因:

①自然因素:宋代气候条件变化,使南方更适宜农业发展。同时,由于北方经济开发较早,水土流失严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而南方经过三国时期以来的经济开发,为经济发展打下一定基础,自然环境保持较好,从而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②政治因素:一是两宋统治疆域大部分地区在南方,其中南宋时政治中心还移到南方,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经济的继续发展;二是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三是两宋时期,中原人民反对北方少数民族贵族掠夺的斗争阻止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的南下,使南方免遭战祸;四是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③经济因素:北方仍然战乱较多,而南方社会秩序相对较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使南方自然资源继续得以开发利用,社会经济秩序发展,从而最终超过南方,全国经济重心已移到了南方。

(4)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①对我国交通贸易的影响。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后,南方城市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

②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而经济中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③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

④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11、宋代代表性瓷窑

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重要的瓷窑还有磁州窑、耀州窑、景德镇等。八大窑系是指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窑系、建窑系和越窑系。

①官窑

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大观年间,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其器物主要有碗、瓶、洗等。胎体显厚,且呈黑色,釉为淡青色,莹润温雅,尤以釉面开大裂纹片着称,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其烧瓷原料的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甚为讲究。

②哥窑

位于浙江越州,相传宋代龙泉章氏兄弟各主窑事,哥者称哥窑。哥窑属青瓷系列,釉色为青釉,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

③汝窑

汝窑是北宋后期的宋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产于河南汝州,以烧制青瓷闻名,有天青、豆青、粉青诸品。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其釉色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土质细润,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它以其工艺精湛,造型秀美,釉面蕴润,高雅素净的丰韵而独具风采,在我国青瓷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重要标志。

④定窑

位于河北定州,定窑原为民窑,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产白瓷著称,瓷质细腻,质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等。

⑤钧窑

即钧台窑,位于河南禹州,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宋代受理学的影响,反应在瓷器上就是规整对称,特别是北宋官造钧瓷,其势沉重古朴,明亮而深沉。北宋钧窑以烧制红瓷、紫瓷为主,能做到窑变可控,蚯蚓走泥纹是其特征之一。

12、请问李白和苏轼谁更有学问,有何依据

苏轼

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但他的创造性活动并不局限于这些,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并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

①词作

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②诗作

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可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习进行抨击,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题西林壁》。

苏轼学博才高,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掌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纯熟境界,并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触手成春。

③文章

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所以他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

苏轼擅长写议论文。叙事记游之文,叙事、抒情、议论三种功能更是结合得水乳交融。另外,他的散文在宋代与欧阳修、王安石齐名。辞赋和四六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④书法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存世作品有《赤壁赋》等帖。[

⑤绘画

苏轼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作品有《古木怪石图卷》等。

13、唐宋文学特点有何联系与区别

(1)联系:

①宋代文学是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基本上是沿着中唐以来的方向发展,韩愈等人发动的古文运动得到了宋代作家的热情响应。

②宋诗方面则受到唐诗的巨大影响,北宋初期,主要沿袭中晚唐诗风馀韵,大致可归为三体。最初是效法白居易诗风的白体诗,主要诗人是李昉、王禹偁等,其中王禹偁特别关注民生疾苦,风格通俗,暗示了宋诗发展的新方向。后又流行了以贾岛、姚合为正统的晚唐体,主要诗人有寇准等。除了白体和晚唐体,另一派就是推崇李商隐的西昆体,西昆体注重采用典故,风格雍容华贵,可是缺乏思想内容,不能反映时代精神。

③宋朝的文学作品在北宋初期禀承了晚唐风格,用词浮艳,常作唱和酬答之用。

(2)区别:

①唐文学的繁荣,表现在诗、文、小说、词的全面发展上。诗的发展最早,在唐文学中也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宋朝文学主要涵盖了宋代的词、诗、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等等,其中词的创作成就最高,诗、散文次之,话本小说又次之。

②从思想内容看,宋诗在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社会黑暗和反映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方面都有所扩展,但又缺乏唐诗、特别是盛唐诗歌中追求远大理想的积极昂扬的精神,往往悲慨多于壮歌。;而在抒发民族斗争中的爱国忧国的情绪上,又比唐诗炽热和深切。

③从诗词内容上看,唐诗更多的反应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而宋词更多的将视角收缩到狭窄的闺房之中,低吟男女的爱恨情仇。

④从诗词的形式上看,唐诗更倾向于感性抒发,宋词更趋向于理性,更具有说理性、思辨性。

⑤钱钟书先生《谈艺录》说:“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关注小程,历史考研不迷路

Similar Post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202201586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