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考研最为疯狂的省份,不说你都能猜出有山东、河南。
高考时,班主任都戏谑的鼓励大家“只要学不*,就往*里学”,比起高考,研究生考试褪去了不少地域的桎梏,也给了更多不同省市的考生进阶或逆袭的机会。
对待考研这件事上,这些省的考研小伙伴是疯狂努力的在诠释这句话。
山东不孝有三,不考研你就完了。
而近3年来,山东省平均每年考研人数都在20万人以上,2018年21.38万人,2019年25.45万人,到2020年31
.万人,增幅达23.1%。
毕业之际,当普通学子正思索考研需做多少准备、付出多少艰辛时,山东学子的脑回路则与以上完全背道而驰:“不让我考研,才比较难好吗?”
山东是孔孟之乡,自古以来比较重视教育。在山东考生之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在山东不孝有三:一不考研二不考公三不考教师!“不想考研?可以啊,要不你就去考个公务员来弥补一下吧!
或许在他们眼里,九年义务教育只是掌握文化知识的入门,而后读到直至研究生毕业,经历过19年及以上的寒窗苦读,才能算是成为了一个受过合格教育的山东人。

河南考生成为学霸的基础,早在四年前的高考之时就已经夯实,河南每年有近百万的高考生,但省内211大学只有一所,不管是冲刺省内名校,还是报考省外大学,竞争无疑都异常激烈。
河南学子不仅考研多,而且实力还强。微博数据中心发起过一个“高校考研学霸人数”排行榜,冠亚军就被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包揽,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与河南师范大学也跻身前十。
躲不过高考,更躲不开考研!
据中国教育在线的调查报告显示,江苏省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受非全日制改革影响明显,从2017开始加速增长,实力壮大全国考研大军队伍。
相比山东和河南,江苏的高校资源要丰富不少,按理说能减轻不少竞争压力。那你可能是不了解江苏的高考,多少雄心勃勃的学霸,在高考线前折腰。高考没考好,就只能通过考研来改变了。

整个省都没有985大学,唯一的211大学还坐落在省外的天津,再加上隔壁就是备受热捧的北京……种种打击,更激励河北学子将衡水精神一直延续到大学,支撑着他们天还没亮就赶赴图书馆复习考研。对于河北考生来说,北京天津的众所名校就在眼前,无奈就是够不着!
河北省研究生报考人数不仅常年能排在全国前列,增速也持续在线。据《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最新一届就以近15万的报名人数和22.1%的涨幅创了历史新高。除此之外,在往届生报考人数上升、专硕报考人数反超学硕等浪潮中,河北也是走在前列的那个。
孩子们,考试考点都不够用了。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总人数为20.2万人,比上年增加2.7万人。
广东近些年考研报考人数也是飞速增长。报名通道开启后,各个报考点没多久就爆满。
2021年安徽省报考人数17.5万人,比去年增加1.0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