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数四百多万,将近四成是二战学生,这还能考上吗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考研已经结束了,踏出考场的那一刻有人满心欢喜,有人发挥失常。但是都已经结束了,说什么都来不及了。辛辛苦苦准备了一年的时间,希望最后有所回报,希望能上岸,但是事情总是事与愿违。

去年考研人数是三百多万,而今年直接飙升到四百多万。面对突然暴涨的报考人数,研究生招生人数却没什么明显的变化。这就意味着学生们的竞争压力又变大了。真的是太卷了。

据相关数

据统计,今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在四百五十七万左右,而这其中有将近四成的学生都是第二次考研,这对于第一次考研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力的竞争对手。毕竟人家都考了一次了,在搜集资料,在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合理复习等方面都有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第一次考的学生几乎什么都不了解,很多学生都不知道怎么搜集相关的资料。

现在都很流行“躺平”这个词,但是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拒绝躺平,拒绝慵懒,每个人都想奋斗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这一点是好的,如果年轻人都躺平的话,那么这个国家也就失去了活力,就会逐步走向衰亡。所以我们拒绝躺平。但是考研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每天早上四五点起床,晚上一两点睡觉,每天都是蓬头垢面不修边幅。早上踏着月光去教室,晚上踏着月光回宿舍,就是这样枯燥劳累的生活整整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如果最后考不上怎么办啊?其实不用担心考不考得上,因为当你绝对考研的时候你就比大多数人要勇敢,有的人害怕吃苦都不敢考研,你不仅迈出了这一步,而且一坚持就是将近一年的时间。

四百多万人考研,将近一半都是二战学生为什么大家对于考研这么执着呢?有的人考研是为了想继续体验校园生活,为了不那么早接触社会的黑暗。有的人考研是为了毕业以后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有更好的经济基础。有的人考研是为了打发时间或者是被父母逼着去考。

其实大部分学生考研是为了将来能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因为现在很多招聘都需要研究生学历,如果说十几年前是大学生的时代的话,那么现在就是属于研究生的时代,大学文凭已经不值钱了。人们关注的更多的是研究生学历。所以说如果没有考上研究生的话就意味着毕业即失业。

我想说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去考研,有的人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而且考研也不是唯一的出路,大家要发现自己适合干什么,而不是无脑的跟随大多数人的步伐,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路对了接下来的努力才不会白费。

现在研究生考试已经结束,相信大家都已经大概知道自己的水平了,对于有把握的学生来说一定要提前准备复试,越早开始越好。对于那些没有太大把握的学生来说我觉得也应该准备准备,万一过了呢?

Similar Post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202201586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