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大省”排名,山东、河南和江苏名列前三,宁夏位居末名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策划|冷丝栏目|丝说考研

“考研热”盛行,在不少人看来,考研已经成为所谓的“大趋势”,是成才、立业的必修课,考研人数每年都在增长。

根据不完全统计的数据来看,山东省2018年考研人数高达21.38万人,河南省考研人数达到18.6万人,江苏省是17.

08万人,这三个省份是名副其实的“考研大省”,属于考研大军的第一个梯队。

湖北和河北两省考研人数都超过了12万,北京、四川和广东三个省市考研人数超过了10万,这5个省市的考研大军属于第二个梯队。

而就统计上来的省份来看,宁夏排名最后,仅有1.1万人报考。

看来,出生在不同的省份,这确实给不同的人带来一些不同的发展和机遇。作为高考大省的山东和河南来说,他们如今又面临“考研大省”的考验,实属无奈。

考研热背后是无数个学子无奈的面孔,有的同学甚至有“被逼上梁山”的感觉。

考研报名人数增长率在经历了2008、2014年两个年度回落阶段以后,2016年开始重新走高,一直以高幅度增长持续到今天。

这几年考研趋势有一个新特点,往届生增幅超过应届生。其中,相对于工科类专业,管理类、经济类、法学类专业报录比较高,如浙江大学的经济、法学类研究生的报录比接近30:1。即使是经济类和法学类就业情况并不是很理想,考研党持续热衷于部分所谓的热门专业,这种紧张状态丝毫没有得到缓解。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和新浪微博联合发起的一项有关考研动机的调查显示,“换学校出身,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考研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占据了考研动机的前两位,分别为72.41%和38.66%,而真正希望从事学术研究的考生仅占比24.86%。

不能否认这样的现实:在一些考生心中,“研究生”三个字早已脱离了“研究”二字的本意,而更多成为未来职场上的一种筹码。

考研更多的是很多学生求生存求发展的一种“无奈之举”,有被“逼上梁山”的感觉。

研究生学历不代表能力,却能为人打开一扇通向成功殿堂的大门。

从各地公务员招考公告、各大国企和事业单位的招聘启事的要求可以看出体制内用人单位对学历的看重。

比如,北京市2018公务员招考公告提供的数据,1700多个岗位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岗位要求“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而在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招聘通知中,研究生学历也几乎成为了某些热门岗位的必备条件之一。

尽管企业在校园招聘时不会明确要求求职

者是“985”、“211”学校的毕业生,但这些要素在知名企业的热门岗位那里——名校毕业几乎等于是必备条件。

此外,研究生就业这几年虽然带有寒意,不少研究生找到的工作确实不如某些本科生,但整体来看,研究生的薪酬待遇要高于本科生50%-150%,职业发展前景也要好一些。

学历确实不代表能力,但是,学历能为青年学子打开一扇通向成功殿堂的大门。

打破“唯学历论”还需时日,当下的学子暂时还看不见黎明前的曙光。

毋庸置疑,“考研热”的背后,反映了就业市场和人才评价体系中唯学历论的现象。

唯学历论、考研热、混文凭等等,这样的高校学子口中的“热词”描述了用人单位、考生和高校之间的不正常关系。因此,国家专门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表示要科学设置人才评价标准,坚持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意见》还对科技人才、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人才、教育人才、医疗卫生等不同行业的人才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标准指导。

但是,未来人才的评价是否真的能做到“不唯学历,不唯帽子,不唯职称”等等,这还真的尚需时日。最后祝福各位考研同学成功

敬告|冷丝所有文章首发『百家号』,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同时严正声明『非法转载必究』。

Similar Post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202201586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