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霸寝室6男生全部考研成功,人才密度就成功密度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王哲彪同学:大家在图书馆一起复习这个相关的专业课,然后有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呢,还会拿出来一起讨论,每天的生活十分规律,一起吃饭,一起学习,一起休息,我们晚上睡觉之前呢,还互相考一考对方英语单词。

王杰同学:首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持之以恒的动力,剩下的就是舍友之间的相互鼓励,相互扶持。

王哲彪同学还说明了:我们一共六个人,已经获得了大概有5万年的奖学金,另外大大小小的国家级,自治区级、院校级别的奖项已经拿了50多个,我们宿舍的奖状、证书已经能够拼成我们宿舍的地毯了。

我们奖状是一张一张地数,人家学霸的奖状是拿拼地毯来形容,就像说数钱,我们是一张一张地数,人家老板是一斤一斤地称,根本不是一个级别,差距太大了,不得不佩服。王杰同学道出了,这些成绩的背后都有着持之以恒的坚持,都是多少个日夜努力的成果。更加难得可贵的,是学霸舍友的相互鼓励与扶持。

网友热议

观点一:点赞:优秀的男孩纸,并表示羡慕。(确实值得点赞,什么都有组团的,纯粹玩游戏有组团的,考研也

有学霸组团,但组团考研正能量,而且还都考上了,了不得,必须点赞。)

观点二:来看颜值,关心6个男生有没有对象的。(应该是一些没有男票的小女生,又爱看偶像剧,点进来这里看能不能满足一下求偶的幻想,有些觉得干干净净的小哥哥就很帅了,有些觉得有光环效应,有了知识,看起来自然也就顺眼了,也有不满意的,觉得没有电视剧中大长腿的学霸男主好看,其实是摄影师考虑不周,让6个男生坐在楼梯拍,如果是站楼梯上拍,一样有大长腿的,满足一下小女生的所有幻想。还有更加细心的同学,发现那个上清华的男生是穿李宁,那个意思好明显啊)

观点三:来酸的。(回想当年睡在上铺的兄弟,就只能抽烟喝醉打牌,晚上还谈那个那个漂亮的师妹,其实也是“研究”生,好像再回去上一回大学。可惜,经验就一把梳子,总是等你脱光了头发的时候,它才出现,只能借给别人用了。)

观点四:羡慕人家寝室的氛围,喜欢跟神一样队友在一起。(还真有那么回事:跟猪队友在一起话题就是抽烟喝酒打牌谈师妹,在神队友在一起可能就是聊我是谁,从那里来,要到那里去,或者考考大家的英语单词。)

今天就借第四个观点,聊聊与神队友在一起的重要性,提高人才的密度,其实就是提高成功的概率,下面我们看网飞公司的一个案例。

提高人才密度

美国奈飞公司,简称网飞。是一家会员订阅制的流媒体播放平台,创办于1998年,2000年试图以5000万美元把公司卖给当时租赁录像带巨头百视达,后来被百视达拒绝了。2002年网飞以价值5000万美元上市,2010年商业巨头百视达破产,2019年网飞凭借公司拍摄的电影《罗马》获得三项奥斯卡奖,订阅量达到1.67亿,股票短短时间从1美元涨到350美元,这家传奇的公司提出三点管理经验,其中一点就是提高人才密度。

提高人才密度,简单点理解就是相对糟糕的员工都走掉了,留下来的都积极的能干的人。网飞公司98年创办,2001年时遇到互联网危机,他们被迫裁员,由120名员工裁到80人,少了40人,正好又公司大发展,业务增多,留下的三分之二的员工要承担全部的工作。当时,网飞公司管理层就很担心,员工有意见,有大量员工会离职,但事实是大家干得非常带劲,加班都特别开心。当时公司CEO也想不明白,后来才知道是因为他们提高了人才的密度。

意思就是:跟一堆才华横溢、有合作精神的人合作,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容易受到鼓舞,同时也能感受到更多的乐趣。

有人研究,找一堆年轻人,分好几个组,分别在不同组埋伏一个两个糟糕者。所谓的糟糕者就是大家都在认真做事时,糟糕者就在旁边说风凉话、泼冷水或抽烟等,最后研究结果显示:一个小组只要有一个糟糕者,整个小组的工作效率就会下降一半。

网飞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提出到几点关于糟糕员工的问题:

1、糟糕员工会消耗管理者的精力,因为管理者要去处理糟糕员工所带来的问题,导致管理者没有时间去处理优秀员工事情。

2、糟糕员工会拉低整个团队的智商,对会议讨论的问题无法很好理解,只会捣乱,团队工作会议讨论问题的质量会受到影响。

3、糟糕员工有强迫他人围绕着他们开展工作,致使工作效率低下。

4、糟糕员工为了保护自己的无能,会拉帮结派排挤其他追求卓越的员工,当老好人,说别人不好,自己怎么好,要搞逆淘汰,劣币驱逐良币。

可见,人才密度与成功密度有着紧密的联系,一个宿舍、一个班级、一个企业集中了优秀人才,他们突出重围,获得成功的概率也会提升。假设上面讲的学霸宿舍,有两个糟糕者,你们在宿舍学习,”糟糕者“玩游戏,抽烟喝酒;你们休息时,”糟糕者“侃大山,蔑视整天抱着书本的同学,说风凉话等,他们考研、学习肯定会受到影响。

这个工作我不会做,那个工作我也不会做,就会混日子

听过一个段子,有一个体育老师跑去找校长:这个我不会教,那个我也不会教,我只会教学生跑,你再逼我教的话,我就在你这里哭。这不是个案,听说还音乐老师说我只会唱歌,其他的不会;数学老师、物理老师……我只会教初中,高中不会教,再让我教,我就在你这里哭。

一个员工不能胜任工作,不是担心领导知道,然后偷偷地努力,直到能胜任工作,而以这个为”要挟“跟领导谈判,还哭,我弱我有理,特别有意思的现象,与提高人才密度相去很远。

办重点班思维

了解了提高人才密度的观点,终于有些理解办重点班的想法了。学校把成绩优秀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管理,办个重点班,这个思维就是体现提高人才密度的观点。一个企业、单位多少有点办重点班思维,是有助于提升竞争力的。

以前有学校为提高备考效率,组建了重点班,但有规定不能办,影响教育公开,社会压力特别大,办了两天又打回原形。有学校打着什么特色班旗号,还是办了,但总是看到班中有几个所谓的”重点“学生,天天在课室照镜、睡觉、玩手机、闲聊,高中学生写不出10个单词,好几个科目加起来没有旁边同学一科成绩多,想问问这么”混“进去真的好吗?不是一个圈子的,喝了多少杯还是一样,而且弊应该是大于利的。

今年就有好多中学就招了清北的博士,多少想体现出这一思路,其实更难的是”糟糕者“的去向。

Similar Post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202201586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