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考研报考指南 广西大学-植物保护(613+865)-西大考研

1 minute, 22 seconds Read


2022年12月9日,为进一步做好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工作,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即日起至12月23日,广西大学启动考生信息摸排工作,请所有考生务必及时填写问卷,并确保所填内容真实、准确、无误。

2023广西大学植物保护-招生简章

内容来源于【阿米姐西大真题与辅导】,专注广西大学考研

非经允许,请勿转载

院校基本情况

广西大学农学院1932年成立于梧州,首任院长为原广西大学副校长、著名教育家盘珠祁教授。1937年迁至柳州沙塘;1944年迁至贵州榕江;1945年迁回柳州鹧鸪江;1946年夏迁至桂林雁山;1952年独立建制为广西农学院;1958年广西农学院搬迁到南宁现址,1992年更名为广西农业大学,1997年与广西大学合并,由原广西农业大学的农学系、植保系、园艺系合并组建成新的广西大学农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137人,其中专任教师94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40人,副高职称34人,博士生导师27人,硕士生导师9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88人。学院学科齐全,现设农学系、植物保护系、园艺系、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系4个系和1个植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具备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作物学、植物保护),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作物学、植物保护),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作物学、植物保护、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硕士专业硕士点1个共3个领域(农艺与种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农村发展),本科专业4个(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作物学为广西一流学科,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四个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学院现有教学科研用房面积18957 m2,有校内教学科研实习实验基地、扶绥亚热带农科新城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仪器设备5725台(套),总值8800万元, 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127台(套)。拥有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蔗糖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植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4个,广西甘蔗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广西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9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自治区级协同育

人平台1个。

专业介绍

1.

专业代码:090400

学制:3年

学费:8000/年

2.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植物生理学、植物保护学

2.笔试参考书目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二版)。谢联辉主编。科学出版社。2013年。

农业植物病理学(华南本)(第二版)。赖传雅、袁高庆主编。科学出版社。2016年

普通昆虫学(第二版)。彩万志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

农业昆虫学(第三版)。袁锋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

徐汉虹植物化学保护学(第五版)。徐汉虹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年王忠主编.植物生理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蔡庆生主编.植物生理实验.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复试相关内容

硕士研究生复试统一采用网络远程复试

2.考核内容

(一)业务考核

由外语听说能力测试、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两部分组成。专业基础知识考查在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中体现。1.外语能力测试(满分100分)

外语能力测试包括外语口语,听力测试,分值各占50. :过面试完成,一般要求考生用外语自述2分钟并用外语回答评委2-3个问题。时间不少于5分钟。

2.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简称“综合面试”,满分100分)

专业能力考核以面试为主(原定的笔试复试科目在面试中进行)。主要考查考生专业基础知识的牢靠程度、专业素质和能力、实践操作技能等综合知识掌握程度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包括责任感、纪律性、协作性以及人文素养、心理健康等。要求考生回答评委提出的专业知识问题不少于4个。

考核时间:每位考生考核时间一般不少于15分钟。

(二)思想品德考核

思想政治和品德考核是保证入学新生质量的重要工作环节,学院在对考生复试的同时应询问和了解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工作学习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情况,并作为录取的一个重要依据。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子录取

3.成绩计算

(一)初试总成绩计算方法

1、一志愿考生

初试总成绩工总分(500分) /5

2、调剂考生

初试成绩=统考分(200分) /2

(二)复试总成绩

复试总成绩=外语能力测试成绩X权重20%+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考核成绩X权重80%。

(三)考生考试总成绩计算

考生考试总成绩=初试总成绩X50%+复试总成绩x50%,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如果成绩依然相同,复试总成绩高者优先。

1.Li Y, Dan X, Li T, Wu Q, Wang Z, Xu L. Ma X, Bie F, Lei S, Huang S, Jiang W, He YQ?. 2022. Complete genome resource of a commonly used laboratory substrain of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PXO99A. Plant Disease. https://doi.org/10.1094/PDIS-10-21-2176-A.

研究方向

分子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原功能基因组学,植物营养与植物病害

个人简介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经历

1983/09–1987/07,广西农学院农学系,学士

1987/09–1990/07,广西农学院植保系,硕士

2003/09–2006/06,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

科研成果

1、Wu H, Liu B*, Pan SL. Thermoactinomyces guangxiensis sp. nov., a thermophilic actinomycete isolated from mushroom compost. Int J Syst Evol Microbiol, 2015, 65: 2859-2864

2、Wu H, Liu B*. Actinokineospora guangxiensis sp. nov., isolated from soil in Guangxi. Int J Syst Evol Microbiol, 2015, doi: 10.1099/ijsem.0.000627

3、Wu H, Liu B*. Nonomuraea thermotolerans sp. nov., a thermotolerant actinomycete isolated from mushroom compost in Guangxi. Int J Syst Evol Microbiol, 2015, doi: 10.1099/ijsem.0.000809

研究方向

真菌系统分类学,食用菌栽培学

个人简介

科研成果

1. Dong Q, Yan Q, Zhang B, Zhang LQ, and Wu XG*. Effect of the monothiol glutaredoxin GrxD on 2,4-diacetylphloroglucinol biosynthesis and biocontrol activity of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2P24.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2022, 13:920793.(*通讯作者)

2. Yu X, Zhang B, Zhang LQ, and Wu XG*. The regulatory network involving PcoR, RsaL, and MvaT coordinates the quorum-sensing system in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2P24.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22,88:e0062522.(*通讯作者)

3. Lai X, Niroula D, Burrows M, Wu XG*, Yan Q*.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acteria-derived antibiotics for the biological control of Pea Aphanomyces root rot. Microorganisms. 10:1596.(*通讯作者)

研究方向

(一)生防假单胞菌生防机理的研究: 主要研究生防假单胞菌抗生素等次生代谢物的合成和调控机制,对环境中生物和非生物信号的识别及信号在胞内传递途径,对环境变化和逆境的感应及适应机制等。

(二)病原细菌的致病机制及新型药剂的研发及应用:针对病原细菌致病性因子(如GacS/GacA双组份调控系统,群体感应系统等),筛选和研发作用机制新颖、对环境友好的新型农药

2006.10-2008.12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研究

2009.03-2010.02 韩国庆尚北道农业技术院,博士后研究

科研成果

★Insights into the use of eco‐friendly synergists in resistance management of 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Coleoptera: Chrysomelidae). Insects, 2022,13(9):846.

★First report of Meloidogyne enterolobii infecting Mesona chinensis in China. Plant Disease, 2022,106(7):1999.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for fenthion detection in food and soil samples. Nanomaterials, 2022,12(13):2129.

★Biological pesticides and solvents with low toxicity reduce motility and activity of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Nematology, 2022,24(5):481-490.

研究方向

(1)线虫生物学和生态学;

(2)植物寄生线虫的生物防治;

(3)寄主与线虫互作关系

非经允许,请勿转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Similar Post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2022015867号-3